河南平頂山:養(yǎng)殖大鵝唱響致富歌

  近日,在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夏李鄉(xiāng)侯莊村村外的養(yǎng)鵝基地,成群的鵝或啄草覓食,或在水中嬉戲。“有2000多只,已進入育肥期,再有一個多月就能出欄了。”市委宣傳部駐侯莊村第一書記劉振京說。

  侯莊村是典型的農業(yè)村,當地村民有搞養(yǎng)殖的傳統(tǒng)??紤]到市場價格波動,村民對規(guī)?;B(yǎng)殖多是觀望態(tài)度。近年來,在脫貧攻堅及鄉(xiāng)村振興政策的指導下,該村建起村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,有了村級光伏,但就業(yè)崗位少,村集體增收空間有限。

  “得想辦法讓村民增收,在家門口就有事兒干。”劉振京回憶道。面對該村荒地多、有養(yǎng)殖傳統(tǒng)的現實,劉振京和村“兩委”經過調研,整合40多畝(1畝≈666.67平方米)荒地,招引標準化養(yǎng)鵝項目。

  “我們與村集體成立的葉縣夏李鄉(xiāng)侯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,投資40多萬元啟動項目。”投資方負責人梅龍介紹道。項目于今年初啟動,投建3座共計900平方米的標準化大棚作為育雛棚,3月初購買2000多只鵝苗,在育雛棚里培育20多天,個個體重達到近1公斤。

  “兩天前我們才讓鵝苗出棚放進了養(yǎng)殖基地,進入育肥期。”望著鵝群,梅龍如釋重負地說。原來,鵝在育雛期易生病,死亡風險大、利潤低。成活率直接決定著養(yǎng)殖收益,該基地在項目籌建時就加入國內養(yǎng)鵝聯盟平臺,獲得優(yōu)質鵝蛋,加上聘請專業(yè)育雛技術人員,首批鵝苗經過育雛期后,成活率達到97%以上。

  “目前,鵝還沒有長成就已經被訂購一空了,下一欄也被訂走了。”劉振京說。

  鵝的生長期短,從鵝苗到出欄75天左右,該基地已經在謀劃下一批鵝苗養(yǎng)殖。“下一批我們要擴大到1萬多只,并盡快擴大到4萬多只。”梅龍說。

  記者采訪期間,不時有村民到基地參觀。“為帶動村民養(yǎng)殖,我們會將育雛期滿后的鵝交由村民養(yǎng)殖育肥,并按市場價收購。”梅龍說,鵝既能吃飼料,又能吃草吃菜葉,村民散養(yǎng)食物源豐富,養(yǎng)護成本低,出欄周期短資金回流快。

  編輯:岳含笑

關于我們/聯系我們/本站聲明/本站留言/廣告服務

辦公地址:石家莊市翟營南大街43號(槐安路與翟營南大街交口金馬國際A1座1803室)

郵編:050031 QQ:1178427225 電話:13373111846

傳真:0311-68090489 電子信箱:hbteyang@163.com

Copyright©2002-2018 特色養(yǎng)殖產業(yè)網 zaijiamai83.com 版權所有冀ICP備20002390號-2 技術支持:星象網絡科技

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69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