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糧食危機喂肥跨國巨頭
誰動了我的面包?當饑餓來襲,聯(lián)合國糧農組織宣稱,已有37個國家爆發(fā)糧食危機時,張著大口等著吃飯的人們不禁要問。
2007年12月7日,英國《經(jīng)濟學人》雜志以一片被咬了一角的面包為封面,表達全球對糧食市場的擔心。如今,世界糧食市場仍未見有回調跡象。許多分析機構預測,全球持續(xù)多年的“低糧價”時代將一去不復返。
世界銀行4月發(fā)表報告說,截至今年2月底,過去3年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了181%,食品價格整體上漲了83%。而在3月至4月兩個月國際大米價格猛漲了75%。
有專家稱,市場投機扭曲全球糧食價格。如國際大米供應吃緊,世界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被迫赴美國市場大宗采購大米,芝加哥糙米期貨價格在4月份不斷刷新紀錄。
也有人指出,農產品(愛股,行情,資訊)不過是繼石油之后,被大型投機資本操縱的另一個“玩偶”。數(shù)量龐大的“熱錢”,早在兩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經(jīng)開始布局。美國“次貸”風波爆發(fā)后,從房貸市場逃逸出來的資金也紛紛涌入,從而制造了這波歷史上少見的糧價暴漲。
生物燃料無疑是推高糧價的“幫兇”。一個假設是,如果美國在建的62家酒精釀造廠均于2008年內完工,美國用于制造生物燃料所需的糧食將達1.14億噸,占2008年美國糧食總產量的28%。由于制造酒精的主要原料為玉米,對玉米的需求大增將導致其價格上漲、種植面積擴大,并最終引發(fā)與玉米相關糧油作物的價格全面上漲。這個假設正在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
類似江湖上最悠久的傳說,人們對“ABCD”四大糧商推動糧價的狂飆突進深信不疑,盡管他們找不到確切的證據(jù)。這四個字母代表著四家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跨國糧商:ADMArcherDanielsMidland 、邦吉Bunge 、嘉吉Cargill 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 。
今年初,大成食品(亞洲)有限公司主席韓家寰在接受中國經(jīng)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就發(fā)出警示:跨國糧商正在縱橫捭闔攻城略地。除了資源、資本、市場外,他們享有著完善的鼓勵和補貼政策,擁有著無往不利的市場拓展模式和倉儲物流體系。
有數(shù)字表明,對于跨國糧商來說,這是最好的時代。2007年,四大糧商毫無懸念地成為糧價上漲中最大的贏家,已經(jīng)公布的報表顯示,2007年的5月-11月,嘉吉凈收益同比增長了61%,而在邦吉,2007年前9個月的凈收入增長高達107%。
英國媒體披露,僅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的3個月間,著名的農業(yè)物資跨國巨頭孟山都公司凈收入11.2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收入5.43億美元翻了一番多,利潤成倍增長。另一巨頭美國嘉吉公司也不甘落后,同期凈收入從去年的5.53億美元增至10.3億美元,上漲86%。經(jīng)營農業(yè)化肥的美國美盛公司同期收入5.208億美元,是去年同期12倍。
讓人擔心的是,中國農產品嚴峻的供求形勢導致了中國農業(yè)資源和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越來越大。不能忘記的是,跨國巨頭為了壟斷龐大的中國大豆市場利潤,曾對整個中國大豆產業(yè)鏈舉起了屠刀。
“大豆危機”之后,跨國糧商對幸存的中國壓榨企業(yè)開始大規(guī)模并購,1000多家內資榨油企業(yè)構成的“中國大豆軍團”瞬間煙消云散。留下的90多家企業(yè),其中64家已被外資控制。
至今,糧食種植的結構矛盾,已由種植問題轉變?yōu)橥赓Y對產業(yè)鏈的兼并。當中國市場上與大豆相關的各種產品或原料價格,成了跨國巨頭手中玩弄的“魔方”后,人們也紛紛猜測,跨國巨頭和國際資本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