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兔產肉量的7大關鍵因素
為了改善肉用兔肉質,增加產肉量,首先,在屠宰前就應進行肥育。育肥就是要在短期內增加其體內的營養(yǎng)貯積。現將增加兔產肉量的7大關鍵點介紹給大家:
(1)家兔育肥要以精料為主
家兔在骨架生長發(fā)育完成以后,在育肥過程中所增加的體重主要是肌肉和脂肪。育肥時,應以精料為主,飼料要求含粗蛋白質16~18%,粗纖維15%,可消化能2500大卡。常用育肥飼料有大麥、玉米、麩皮、豆餅以及馬鈴薯、蘿卜、蕃茹等。特別是應選擇含糖類多的飼料,如紅薯、馬鈴薯、山芋、蘿卜等。適當再配合青綠飼料。
(2)育肥兔要進行合理分群
育肥兔以群養(yǎng)方式居多,要根據兔的體型大小、體質強弱進行分群飼養(yǎng),以防止斗毆,影響育肥效果。
(3)育肥的公兔要去勢
育肥兔應對公兔進行去勢手術,才能增加肉的產量,降低飼料成本。因為去勢后,體內代謝、氧化作用均降低,有利于家兔囤積脂肪。在相同的飼養(yǎng)條件下,去勢的公兔比不去勢的公兔增重要高10%~15%。
(4)給育肥兔創(chuàng)造一個安靜的環(huán)境
為了提高育肥效果,減少飼料消耗,肉兔在育肥期應限制運動;并應養(yǎng)在溫暖、光線較暗的兔舍,使其保持安靜的環(huán)境,這樣可促進體肉和脂肪的儲積量。
(5)飼喂方法
可采用限制飼喂和自由采食兩種方式。育肥期由于運動減少,飼料又以精料為主,表現食欲較差,要少喂多餐,以增加采食量,同時供給充足飲水,以防食欲下降對飼料消化、營養(yǎng)吸收和新陳代謝產生的影響。
(6)供足飲水
家兔在育肥期間,逐步由青飼料為主過渡到以精飼料為主,這時一定要滿足家兔水分的需要,每日要保證2~3次清潔的飲水。
(7)細心管理
家兔育肥期由于飼養(yǎng)密度大,缺乏光照和限制運動,身體抵抗力比較差,容易患病,所以要經常檢查,注意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兔舍、兔籠要及時清掃,定期消毒。一定要確保育肥期兔子能吃飽、吃好、休息好,具有良好的健康體況。